十年磨一剑的小米,仍被困在“低价误国”的偏见里
文/知未科技 童四四
2010年,小米和它那句“为发烧而生”的口号在一片戏谑言论中诞生。
高位出身的雷军彼时已是互联网圈内的名人,傲娇地提出“要让所有国人用上智能手机”,以及和后来的老罗一样喊出了“对标iPhone”的高大上目标。
不料所谓的“让所有人用上智能机”,其实是一门苦差事。
从1999元的小米一代智能手机横空出世,扼杀了多少智能手机的暴利美梦,从友商口中抢走了多少蛋糕,这恩怨从小米笃定“性价比手机”和要改变国人对“便宜没好货“的刻板印象的那一刻起,便已埋藏。
10年,小米越是轰动与高调,雷军越是惹人争议,友商对小米的忌惮也就多生一份。
主打性价比是长期的心里作战,也是一商业盈利悖论,可雷军偏不信。
自打贴上“性价比”的标签后,惹怒行业前辈元老不说,还把自己给圈住了。
10年前,以性价比快速占领市场,也曾高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。
可惜近年来,小米的口碑断崖式下跌,两极化评论严重,甚至于还被安上了“低价误国”的罪名。
此外,消费升级的趋势凸显,眼看其他品牌商成功转型高端品牌,小米百般无奈。
从小米推出红米以来,就有重新洗“人设”的操作,安排红米扛下中低端手机的大旗,妥妥负责收割千元手机市场。
那小米呢?小米显然就慢慢向高端手机转型,顺便学一学某些行业巨头发表对折叠屏的理解,比如发布一些概念机。
可米粉、消费者似乎不太想买账。
“小米还是那个我能买得起的小米吗?”似是而非的米粉问到。
世人都说十年磨一剑,可小米呢?
指着“改变便宜没好货”这一桩事,小米也没能真正改变消费者对“低价”的误解。
这岂是雷军一人之力能扭转的。
即将迈入第10个年头,小米仍被困在“便宜没好货”的偏见里。心气高的雷军,也误会成了“低价误国”的始作俑者。
01 “武大郎”的偏执
雷军,土生土长的湖北人,从武汉大学文科堆里爬出来的计算机系理工男。
武大男,江湖人送“武大郎”,这名号有几分调侃,就有几分优越。
雷军的传奇故事颇多,金山的第6名员工,也可算得上是互联网届的元老。
创立小米前3年,雷军已辞去了金山CEO的职务,不料2011年,又被董事会提名为董事长, 雷军正式接手金山。
在这一背景下,创立小米恐怕是对雷军对自己天然能成大事的自信。
用雷军自己的话来说便是,市面上没有合他心意的国产智能手机——非贵即山寨。
使命感成功唤醒了雷军的挑战欲望,小米1首战告捷。
2010年过后的几年,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?那是一个国人出国买马桶的年代。
在那个“他国制造真香”的年代,财经作家吴晓波就曾写过一篇《去日本买只马桶》的文章,引爆全网。
国人偏好外货,意味着对国产品牌的不自信,尤其对于“便宜好货”存在某种偏见。
这种偏见或许自古以来便有,毕竟坊间一直流传着“便宜没好货”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的俗语。
可偏见恰是遇上了偏执的雷军。
从很多鲜活案例中可以窥见雷军的偏执。带着6名联合创始人,就着一锅小米粥便走上创业生涯。
创建之初,从早到晚去拉新员工,寻找志同道合的人。为了找到一个非常出色的硬件工程师,曾连续打了90多个电话。为了说服他加入小米,小米几个合伙人轮流和他交流,整整12个小时。
“我相信事在人为,创业找不到人才,只是因为自己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多。”雷军在很多决策上,都表现出这般韧劲。
我倒相信雷军真可能是打心里想扭转“便宜没好货”这一约定俗成的市场潜规则。
这也本是一桩有意义甚至理想化的事,可理想化意味着你不能明着把钱挣了,否则消费者给你贴上“心口不一”。
不能洒脱就说我不干了,我要转型高端品牌,消费者也会颇多微词,还可能被友商打击为“就你虚伪”。
02 那些年,被排挤的小米
打破既有行业的潜规则,和天真的孩童指出“皇帝没穿新衣”一般可笑。
雷军,自然知晓这一危机。
我对小米手机产品的好感度并不高,但对雷军定下的“让所有人能用上智能手机”的这句狠话,心生敬畏。
有记忆可寻,2010年,智能手机被分为iPhone、三星等海外品牌为首的智能手机阵营。
虽国产手机有不少冒尖的品牌,譬如现在略微淡出网友视野的魅族,但价格仍是普通人不能消费的。
那是一个“智能手机不自由”的年代,尤其是诸多大学生升学后对智能手机的可望而不可求。
雷军顺势而为,推出小米1手机的同时,还推出了低配版的小米1青春版,价格相当于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步步高音乐手机(请自行脑补翻盖版)。
让不少人觉得可怕的是,性能好像还不错,自然很快便收割了一大票忠实粉。
可近年来,小米手机还是激进了些,也许是从巅峰跌落的危机感刺激了小米的转型变革。
雷军在公开场合的互怼也不少,小米粉和华为粉也在各论坛各贴吧吵得不可开交。
而大家也似乎放弃了保持明面关系的必要,相互对标,暗讥友商,也已是公开的秘密。
03 这届消费者,不好带
小米这一出“便宜没好货”戏,消费者埋单吗?
从小米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,2018年小米经营利润为11.96亿人民币,与2017年的122.15亿人民币相较,下滑幅度达90.2%。
小米智能手机在总收入中的占比,也从2017年的70.3%下跌至2018年的65.1%。
小米手机究竟卖得怎么样?
从电子发烧友统计的小米上市后公布的报告期内的主要手机产品,包括包括小米MIX、小米、红米三大系列,共涵盖如下五个价格区间:(1)3,000元以上;(2)2,000- 2,999元;(3)1,300 - 1,999元;(4)800 - 1,299元;(5)799 元以下。
小米主要的智能手机如下:
据数据统计,小米2016年3000元以上的手机仅销售8.1万部,2017年销售138.6万部,2018年第一季度销售49.6万部。
此外,2000元~2999元的旗舰机销量甚至不及2015年。2015年旗舰销量达到1249.7万部,而2016年、2017年分别销售了691.5万部、601.3万部。
从以上数据来看,3000元以上的小米手机更受消费者欢迎,而价格便宜的2000元~2999元价位的手机销售量呈下降趋势。
一方面,这是喜事,侧面看出消费升级,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资产在更贵的手机上。
但另一方面,也得出了小米手机并不是越便宜越受欢迎,至少消费者是对“低价好货”仍心存不安的。
04 向高端转型的诱惑与困惑
小米,自然也想吃“中高端手机市场”这块蛋糕。
华为、vivo、OPPO都在响应消费升级口号,小米也在分摊高端市场的路上,怎么就只有小米被称之为“低价误国”了呢?
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原因。只有小米天天追着“性价比”跑,在消费者心目中建构了“高性价比”的品牌形象。
曾经打下的招牌,现如今自己搬石头砸也不敢使劲,小米的高端转型相对低调。
小米集团舍不得低端市场,让红米坐镇千元机市场,小米独身攻占中高端市场。
红米CEO卢伟冰以华为例举,给华为刻上了“低价手机”元老级的标签。
卢伟冰拉华为下水,以此侧面否认“低价误国”的负面舆论。
那又如何?如今,没有人会认为华为是低端机的典型代表。
低价曾是杀入手机行业的利器,如今却变成转型束缚,小米的转型势必比友商艰难。
回首创业十年,当年的“誓言”历历在目,小米扭转“便宜没好货”的愿望未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