哑火的618,没有赢家
有电商从业者戏言,平台和公司每年要干的就两件事——准备大促、进行大促。虽说这句话自我调侃的成分居多,但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,即消费狂欢节对业内整体上的巨额拉动作用。年中的618与年底的双11,就是电商行业发展状况的风向标、旺季盈利能力的水位线、决策和打法的试金石。
去年的双11完全可以用“静悄悄”来形容,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叠加,电商失速也可以理解。而到了今年,摩拳擦掌、秣马厉兵半年之后,情况好起来了吗?答案很显然是没有。具体表现包括:平台无战报、商家在吐槽、快递无爆仓、用户没晒购物车。
那么问题来了,是因为京、淘、拼、抖4家主要电商平台不够努力吗?
当然不是。去年双11各家集体失利后痛定思痛,得出结论——低价才能取胜。这一点刘强东强势回归后一直在强调;戴珊整合了淘宝天猫后也在谈;拼多多更是无需多言,本身就是靠低价起家的;抖音倒是没怎么说,但实际行动上很老实也很直截了当。
于是,618期间就出现了一副全网比赛低价的“奇景”。京东App首页摆上了“百亿补贴”和“9.9包邮”;淘宝首页砍掉了花里胡哨,明牌“618淘宝好价”;拼多多主页是“限时秒杀”和“9块9”特卖,宣传语是“不用比,降到底”;抖音上线“超便宜的小店”,够直白。
这4家平台都在主打低价和性价比,于是产生了3个问题,①压力转移/传导至商家这边;②全都降价就等于全没降价,没有赢家;③消费者陷入“到底哪家更便宜”的迷惑,并又被复杂的优惠/补贴/折扣算式上了一课。
对于问题①,平台为了在对抗中取得相对的竞争优势,其大促活动的核心就是不断压低商品售价,给商家的“好处”就是流量加持、推荐位、展示位。但许多商家发现,虽然自己按平台的要求降价了、有流量了,可仍然卖不动,薄利多销的路子根本走不通,再加上持续投入的运营成本,甚至会出现越卖越亏的情况。算清楚账后,不想白给平台打工的商家们不玩了,直接不参与大促。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,有平台的工作人员为了完成KPI,给这些“既不听调也不听宣”的商家安排了一波“优惠券”,强行做出券后“全网最低价”......
说到问题②也同样有趣,电商赛道转入存量市场争夺阶段后,京东与淘宝本就是为了下沉市场而来,可钱没少花,流量也没少给,不仅没完成战略目的,商家们反倒开始“考虑”起了后路;拼多多从始至终打的都是低价牌,即使友商猛龙过江,对整个大盘稍有波及,但总共还是被拉进了自己熟悉的领域和层面,陷入守势亦能支撑;抖音作为电商黑马,其直播带货+电商推广的优势确实很大,再加上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,少吃一口不算肉痛。如此一来,4巨头在内卷烈度升级的低价战中陷入了没赢更难赢的局面。
最后聊聊消费者最关心和在意的问题③,用户得到实惠了吗?确实得到了,但不是想象中那种。各电商平台在618前铺天盖地的宣传,营造出一种“史上最惠”的气氛,并都宣称自家是“全网最低价”。问题是消费者打开App发现,算来算去的付款价最多也就相当于双11的力度,甚至还有所不如,更不必说复杂的领券、凑满减等精心设计的“优惠”......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但平台方总是不信。因此,宣传与实际情况的落差让用户心中“一凉”,价格吸引力不大,用户心中“二凉”,平台搞出新花样但里子还是换汤不换药,感觉自己又被糊弄的用户心中“三凉”。
举个例子,阿知平时常喝的某款“口粮”茶的日常单价是150元(京东和淘宝),因为之前阿知经常买,已经清楚地了解该商品赶上小促销节点的价格在100元左右,逢重大消费节点约需要90元,双11到手价80多元,而今年618的单价是95元。确实便宜,只是没有想象中那样便宜。
没有惊喜,稍显失望,或许正是许多消费者对本届618的内心评价。苦水更多的其实是商家,没挣到钱不说,找不到脱困之策更要命。再加上深谙“沉默是金”的电商平台,到底因为啥,才导致了从上到下、从大到小谁都没觉得自己赚的格局呢?